找到相关内容79篇,用时5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人生欲望观

    弊病。从出世间、超越生死高着眼的佛学,对人欲或贪欲的批判可谓最为深刻、彻底。   佛教认为:贪欲使人热恼不安,驱动人发起有漏业尤其是发起不善有漏业,由有漏业导致生死苦果,贪欲是人生诸苦之本源。经中说:...实相的智慧将人本性中无穷的欲望引向对清净、解脱、自在的涅槃之追求,让欲望创造出对自己、他人乃至全体众生的现前后世的最有益、最大的价值,可谓佛教人生欲望观的要义。贪欲与善法欲的区别,在于善法欲以如实知见...

    陈兵教授

    |心理|人生|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1811122629.html
  • 虽作头陀不解禅——清初遗民诗人归庄与佛教

    关键人物。  三、佛教对归庄人生与诗歌创作的影响  佛教对诗人的影响主要在人生追求与思维方法上。佛教思维方式对明清之际的诗人,尤其是不少遗民诗人把握世界的方式曾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景物的感性形象相契合,从中获得精神的超脱。  归庄尽管不奉佛,其出家行为也极不彻底,但亡国后虽生犹死的心境以及与僧人的频繁交往对其人生境界与诗歌创作均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佛教对归庄人生的影响主要...

    张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0442195.html
  • 近兩年來大陸佛教教育問題研究述評

    諸宗教學是規矩,而開悟則是經歷了這些規矩的錘煉之後所達到的昇華狀態;2、佛教人生觀教育不僅僅是理論,更是行動,是道德實踐,因此教育者自行化他等以身作則的做法(如延壽本人相傳日課一百零八事),尤顯重要;...從對傳統辦學指導思想之反思談佛教教育的未來》)  長期以來,從事佛教研究的學者是否有修的問題,也是一個熱點話題。一般人認為,佛教本來是關於人生的學說、解脫的學說,屬於“心性”的範疇,需要修習者去認真的體悟...

    宗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342775.html
  • 佛法对世间价值的契合与超越(一)

    的色彩,任何人均可对它进行体验和实践。佛法主要的或者说首先是一个生命或生活实践的体系,目的是解决人生问题,对治人们的生死,而不是支离烦琐的哲学探讨、逻辑思辨,尽管佛教中不乏哲学思想和逻辑思维,但这些也...。一个人如果能够慈悲为怀,普利众生,人生就会成为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世界就会成为最为美好的世界。可以说,慈悲是佛教人生智慧最集中最全面地体现。在佛教的各大派别、各种形态中,就现代而言,在汉传、南传...

    裴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944454.html
  • 禪宗典籍550種提要(1)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之比较》  144. 《民国时期佛教与基督教思潮关系考》  145. 《印度部派佛教争鸣的历史意义》  146. 《佛教与中世纪东北亚的政治变革》  147. 《抗战初期佛教徒...著作扫描》  204. 《略论大乘佛教哲学空有二宗的理论实质》  205. 《中国佛教行像仪式》  206. 《佛教的接受与传统命运观的改变》  207. 《印度佛教人生理想论略说》  208. 《泰国...

    吴言生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5446669.html
  • 禪宗典籍550種提要(2)

    》  1030. 《梁武帝与佛教综论》  1031. 《梁漱溟的佛教人生论——以〈究元决疑论〉为主对象》  1032. 《李贽与佛教》  1033. 《乐山大佛与佛教》  1034. 《拉萨佛教祈祷...1274. 《中国早期佛教形神论与其他形神论之比较研究》  1275. 《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研究比较哲学、比较宗教学的意义》  1276. 《佛教的人生哲学——兼论佛儒人生哲学之异同》  1277. 《...

    吴言生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5546670.html
  •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方立天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  佛学会议论文汇编1(1998)  页287-304  ·...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1998)  提要  文章认为,中国佛教学者的净土观念是随著佛身观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最初盛行的...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6.html
  • 《红楼梦》的哲学架构——佛道合一的原型母题

    原形母题分析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人生历程,揭示了《红楼梦》道佛合一的哲学架构,阐明了该书以道家“阴阳气生万物说”为化生体、以佛教“阿赖耶识轮回说”为孕载体的整合宇宙模式。在该模式的轮回过程中,化生体...宇宙、人才、生死、轮回四过程观与上述佛教人生轮回原型模式完全相合。这里,色是流转中的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色与色相互作用,就生成了因缘之情,而情与情相互作用又可以创作出色物[18]来。万物在时间轴上的...

    Ming Li(博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1360000.html
  • 印顺思想脉络论

    一贯之。   关键词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太虚大师   作者李尚全,甘肃景泰县人,1959年12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所长、讲师。   印顺(1906-2005),1906年生于...一连串的人生打击,使沉醉于佛法研究之中的印顺比平常人更能理解佛教所说“无常”的道理,对《庄子》里的逍遥自在境界的向往。于是,印顺就下决心要出家了。从1930年农历五月开始,到农历...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561387.html
  • 佛教“空”义述评

    ,无我,假有   引言   “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空”因适应佛教人生归宿学说解脱论的需要而成为佛教哲学的第...实践,一方面要求更加关怀社会、关怀世间、关怀人生,一方面最终要求超越社会、超越世间、超越人生,解脱成佛。大乘佛教在阐发这个关乎自身发展根本命运的社会性与宗教性、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关系问题时,也是以空有的...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5762654.html